1. <code id="itrvi"><nobr id="itrvi"><sub id="itrvi"></sub></nobr></code>
      <th id="itrvi"><video id="itrvi"><acronym id="itrvi"></acronym></video></th>
    2. <strike id="itrvi"></strike>

            <th id="itrvi"></th>
          1. 機構概況
            ·所況簡介
            ·歷史沿革
            ·學術前輩
            ·現任所領導
            ·歷任所長
            ·學術委員會
            ·學位委員會
            ·科研道德委員會
            ·研究領域
            ·院士專家
            ·所區風貌
            ·聯系我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機構概況 > 所況簡介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簡介
            2021-03-03 | 編輯: | 【 】【打印】【關閉
            [video:金屬所中文宣傳片]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以下簡稱“金屬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學院新創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創建者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冶金學家李薰先生?,F任所長劉崗研究員。

              建所初期,金屬研究所致力于我國鋼鐵冶金工業的恢復和振興;隨后,成功實現了向新材料領域的跨越發展,為國家若干重大工程提供了關鍵材料,成績斐然。改革開放以來,金屬研究所拓辟新宇,協同進取,集全所整體優勢,攻國家急需技術,完成了大量高難度的科研任務。1999年5月,根據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的戰略部署,在“東北高性能材料研究發展基地”建設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整合建立新的“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經老一輩科學家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金屬研究所現已建設成為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國內一流并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研究機構,是我國高性能材料研究與發展的重要基地。200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視察了金屬所后指出:“金屬研究所是我們國家材料科學和工程研究的重要基地。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刻苦鉆研,奮力攻關,取得了一大批原創性的科研成果,也培育了一支高素質的科研隊伍,為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p>

              進入新時代,金屬研究所在高溫合金、鈦合金、特種合金、鋼鐵、鋁合金、鎂合金、金屬基復合材料、陶瓷等先進結構材料領域和納米材料、碳材料、磁性材料、生物材料、能源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領域,開展材料的成分設計、結構表征、制備加工、性能測試和使役行為研究。

              金屬研究所加快綜合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在基礎研究領域,2017年,國家科技部依托金屬研究所建立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這是我國首批組建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在高技術研究領域,2019年,金屬研究所貫徹中國科學院黨組的決策部署,在國防科工局大力支持下,聯合所內外優勢創新力量,成立師昌緒先進材料創新中心,致力于提升我國重點工程先進材料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可控制備能力。2020年成立材料腐蝕與防護中心,重新整合力量開展材料腐蝕基礎研究及重大工程腐蝕防護技術研究。此外,金屬研究所還擁有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1個中國科學院工程實驗室。這些平臺共同構筑形成了開放融合、多元協同的材料學科全鏈條、全要素、貫通式科技創新體系。

              金屬研究所抓基礎、抓尖端、抓重大,創新活力澎湃迸發?;A研究方面,在納米金屬材料、碳納米材料、材料微觀結構表征、疲勞斷裂行為等領域涌現出一系列國際上同領域有影響的創新性成果?!敖饘偌{米結構材料”在國際上持續引領該學科方向發展,被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兩院院士大會上列為重大科研成果產出。盧柯、成會明等多名科學家連續入選全球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在世界材料領域占據一席之地。在應用研究方面,為載人航天、大飛機、航空發動機、高速鐵路、三峽工程、核電工程、跨海大橋、海洋工程等一系列國之重器提供關鍵材料和技術支持。金屬研究所始終堅持用創新成果服務國民經濟發展,合作企業達600余家,領域涉及裝備制造、鋼鐵有色、航空航天、能源電力、石油化工、醫療衛生、軌道交通等行業,并且有一批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金屬研究所已累計取得科技成果獎400余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獎項90余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2010年金屬研究所名譽所長師昌緒院士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不僅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光榮,更是中國材料界的光榮。

              “人才是第一資源”。金屬研究所始終堅持實施“人才強所”戰略,建設了一支愛國奉獻、勇于創新的材料科學和工程技術專家隊伍。金屬研究所現有工作人員18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7人。金屬研究所匯聚國家各類人才計劃入選者百余人,入選中組部首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科技部“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4名科學家在25個國際學術組織任職,25名科學家在49個國際期刊擔任學術職務,提升了中國材料科學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金屬研究所是我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重要的研究生培養基地,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1個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1個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包含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腐蝕科學與防護4個二級學科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并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1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2015年,金屬研究所攜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致力于培養造就材料領域領軍人才。金屬研究所現有在學研究生1000余人,在學期間他們可以接觸材料學科前沿,參與重大課題研究,在科研實踐中訓練科研技能、提升創新能力。

              金屬研究所擁有材料制備與加工、結構分析表征、性能測試評價、多層次過程計算模擬的各類關鍵設備,為開展材料科學技術研究提供技術支撐。金屬研究所主辦及承辦6種材料學科的核心期刊,其中,《金屬學報》和JMST成為國內材料領域有重要影響的學術期刊。

              踏上第二個百年夢想新征程,金屬研究所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要求,奮發有為、攻堅克難,努力建立開放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打造國際一流的材料科學研究基地、先進材料成果轉移轉化基地、高層次材料研究人才培養基地、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發展平臺,努力實現前瞻性、戰略性、引領性原始創新成果的重大突破,持續提升關系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的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和變革性技術的供給能力,為我國早日實現躋身世界科技強國的夢想,貢獻金屬研究所的力量。

            文檔附件

            相關信息
            聯系我們 | 友情鏈接
            地址: 沈陽市沈河區文化路72號 郵編: 110016
            運維郵箱: office@imr.ac.cn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版權所有 遼ICP備05005387號-1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